M4/3虽然会成为一个越来越小众的规格,但毕竟市场保有量还不错,很适合价美物廉的产品去挤占。国产的美科寄来了它们的12mm T2.2视频镜头。
说来美科是中国摄影配件里的老品牌了。以前美科相机手柄,绝对是同类产品中最优选择。现在转型镜头,应该也不会让我们失望吧。
首先要说的是,严格来讲,美科这款镜头应该叫视频镜头。之所以大家把有跟焦齿、手动对焦镜头都称为电影镜头,是因为棒子在做森养时,把低质的摄影头加上齿,在国内号称电影镜头卖(这类事情棒子没少做)。忽悠入门用户。事实上,无论在光学性能,还是外观规格上,这类镜头都远不能达到电影拍摄的要求。后来索尼E卡口的PZ系列电动变焦镜头,被定义为视频镜头,我们以为,这类镜头也应该算:视频镜头(看人家军队,20mm以下为枪,20mm以上称炮。500吨以下为艇,500吨以上为舰,都是很明确的)。回到美科12mm T2.2,该镜头采用金属镜筒,黑色的镜身质感不错。在体积上,其装在M4/3机型上比较均匀,平衡感也不错。在光圈环和对焦环上,其采用标准0.8模数齿轮,外接跟焦器很方便。前端的对焦环和后端的光圈旋转环,都标注了醒目的数字标识。该镜头对焦环行程很长,方便精确合焦。光圈环则有点让人头疼,其T16和T22间距十分短,还好实际使用比较少(后文我们会说明原因),不然会很难受。
美科在之前还发布有25mm和35mm两支视频镜头,12mm镜身的整体规格与它们高度一致,方便配套使用。77mm的口径让它略显短小粗壮,前镜组镀膜呈淡绿色,反光并不明显,通透度不错。
到目前为止,我们暂时无法查询到12mm T2.2的镀膜工艺,以及镜片结构的具体信息(只知道采用了8组10片设计),厂家也没有公布MTF曲线等相关的技术参数。
该镜头的卡口采用4颗螺丝固定,牢固程度还是不错的。但其没有任何的电气接口,所以无法传输数据给机身。
由于是M4/3镜头,我们没有使用平时的基准相机Z7测试该镜头,而是选择了松下G9作为测试机。
在全开光圈下,美科12mm T2.2中心比较锐利,边缘部分稍有下滑。但将光圈收缩到T2.8时,其中心和边缘的画质就有了明显提升,在T4时基本达到了最佳。在T11后,由于衍射现象等原因,画面开始出现模糊,在T16时分辨率会有急剧下降。总的来说,由于M4/3机型在相对高像素时固有的问题,该镜头于小光圈时的图片拍摄能力一般,不过在视频拍摄中,由于所用像素较低(4K约800万),衍射现象不明显,所以小光圈的可用度会有提升。
美科12mm T2.2配合G9的标准色彩模式,在色彩还原上相对真实,灰度过渡自然。
在畸变控制上,该镜头显得不尽人意,我们可以从测试画面中看到明显的桶形畸变,因为没有看到镜头的光学结构图,我们无法判断其镜片组成,但从畸变测试中可以推断,其未采用大口径的非球面镜。
在最大光圈时,该镜头有可见暗角,但是覆盖范围并不多。在收小一级光圈后,暗角会变得很轻微,T4时暗角基本消失。在拍摄视频时,由于16:9画幅的裁切,所以暗角问题会进一步的弱化,实际拍摄中即使最大光圈,暗角也会很轻微。
从拍摄的画面分析,在大光圈的时候,该镜头焦内锐利,前景和背景过渡自然,而且二线性控制得较好。光斑方面,由于是超广角镜头(在M4/3上为24mm),即使在最大光圈时,其背景也不会形成大而圆润的光斑,在T5.6时,就会出现星芒。
在最大光圈下,该镜头会有可见的紫边和色散,收小光圈后紫边消失,直到T22也再没出现。
007 炫光测试
在眩光测试方面,我们可以发现,由于国内镀膜水平的限制(当然还有装配和消光处理方面的经验问题),所以强光下,该镜头会出现明显的鬼影和耀斑。大家在实际使用中,可以多加注意。
008 呼吸效应
作为一支专门设计的视频镜头,美科12mm T2.2的呼吸效应控制很好,我们很难看出焦点变化时的画面收缩。
美科12mm T2.2的整体表现在我们预料之中,反映了国产镜头的技术水准。总的来说,近年来国产光学的提升,让国产镜头有了较好的表现,像美科这样的老牌厂家,纷纷转型镜头市场,国产镜头大有爆发之势,估计很快会给森养这样的棒子品牌致命一击。但是我们也要看到,与日德等光学强国相比,我们在很多核心技术上还差距明显,暂时只能走性价比和差异化路线。希望在可见的未来,国产光学能赶德超日,完成国产光学飞跃!优点:1、镜头做工优秀2、分辨率等光学性能良好3、性价比高
缺点:1、紫边、色散和眩光等控制略差2、缺乏信息传输能力